07:32:28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10:30:29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目前各位对账都是用大数据平台做的吗?
10:35:25 我
很少使用大数据来对账,大部分还是数据库跑批。
10:35:33 费伟伟
银行的应该都还是传统的方式做
10:36:02 费伟伟
以前在中行做对账是oracle跑的
10:37:00 刘伟-猪八戒-高级PM
有没有 相关做过支付数据监控的 相关的 可以请教些问题么?
10:42:01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数据库跑批也得单独库吧,不然对业务库还是影响的啊
10:42:05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老熊-爱奇艺-技术经理-北京?
10:42:25 我
是的。
10:43:20 FLD-卡说技术总监
跟备库对账就好了吧
10:55:39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问个版本控制的问题,如果现在线上版本是1.0;但生产出问题了,我现在需要修复,重新出个版本;产品研发团队正在做V1.1的开发; 这个时候重新上线的版本需要怎么定义?
10:56:16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1.0 P1
10:56:51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补丁版本啊
10:57:26 我
一般版本是三位数, 1.0.1, 1.0.2这样。 第一位是不兼容升级,第二位是增加新功能,第三位是bug修复。
10:57:55 萌小喵-爱贝计费高级PM
[强]
11:08:29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李雄峰 谢谢,之前做客户端这块我也是这么来做,但管理平台的功能为满足商户需求,更新演进快,觉得这样来操作,位数增长太快,我在想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11:09:17 我
“位数增长太快“,具体能说是什么?
11:11:44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新上的产品,之前人员不齐备,产品功能迭代特别快,一个多月,版本号已经这样了变成,V 1.24.N;
11:13:47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迭代需求多吧
11:13:58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嗯;
11:15:26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我们也是
11:15:41 EagleCheng-兴业银行架构师
微服务版本管理也挺麻烦
11:18:23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为了不失控,我们这边还是控了下版本号,但是版本号递增快,单次需求量不大;由于节奏快,bug率也高起导致后两位递增特别快;
11:19:38 Richard-裕维金服技术负责
语义化版本
11:20:2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节奏快的时候,QA团队一定要给力,加大QA的资源配置
11:20:5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版本号按群主说的三位,再加上daily build NO.应该可以比较完善地解决问题。
11:22:0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如果节奏快不起来,或者快起来了问题太多,首先要回顾QA工作方法,回归测试是不是都在敷衍了事
11:25:29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微服务下,由于迭代快,即使质量能保证,版本快也是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看版本控制在哪个粒度了
11:25:46 煜-易物网-技术总监
开发不是源头么?不抓开发,抓测试??
11:27:19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加大QA的资源配置,说到点子上了,之前测试角色缺的时候,问题比较多;补齐后好多了;
11:27:2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煜_易物_CTO_广州?这是常见误区,认为开发给力bug就少[偷笑]
11:28:38 路杨 嘉联支付产品
不同级别团队应该情况不一样,初级团队可能开发大牛就可以避免很多低级bug
11:29:1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软件开发是个异常复杂的事情,开发和QA两条线一起配合,分别为需求负责,有配合有制约,才能确保又快又好,否则没戏
11:29:31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路杨-嘉联支付PM-深圳 架不住节奏快。多快好省,本就是个伪命题;
11:30:17 花生-新网银行PM
大家所在公司的开发测试配比是多少呢,什么比例比较合适?
11:30:30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煜_易物_CTO_广州 嗯,版本从产品这块起就加上了,但运营过程中产生了bug又会有版本启动;算是多头吧,所以要用版本号做区分,方便合并;
11:31:3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而且大家做的事,应该都是偏复杂业务逻辑型的,这个就不是技术大牛写代码,能减低多少bug的事情,很多时候,Bug根本原因不是由于编码能力不够,而是需求没梳理清楚,程序员在实现过程中,做了过多的个人假设。
11:32:0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你们有谁做过root cause analysis就明白了
11:33:25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业务与需求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就要解决的,不是在编码阶段解决
11:35:28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张泽雄-民生金服-研发-北京?这个道理谁都懂,实际情况确实,基本业务需求的问题都是留到了测试阶段
11:35:55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很多情况下业务的专业程度根本想不出完整的流程。都是程序员填坑,发现漏洞,业务再补。
11:36:3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嗯 就是@mark?说的这个问题
11:36:5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所以敏捷方法都强调轻设计,编码就是设计
11:37:42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是的
11:37:5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但是,敏捷方法背后要求qa特别给力,这个给大部分人忽略了。很多人都觉得qa又不写代码,有什么鸟价值。
11:38:2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不赞同,敏捷只是思想,因地制宜,不存在谁重谁轻。 各公司的情况可能不同,但不能因为这个不同,而违背本末
11:38:44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其实我一直觉得,国外的敏捷什么的,都是基于他们有完整的开发流程,包括人力评估团队合作等等
11:38:55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没有设计就编码,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11:39:33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但是国内很多都是小作坊式的,需求开发测试都是打包在一起,所以从一开始就是敏捷的,哈哈
11:39:3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前提错了,不论过程多完美,结果都是错的
11:40:1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设计本来就不是开发人员做的事
11:40:13 楼鸣
敏捷有个很大的问题是,需要各个阶段的人员素质都很高。
11:40:45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我觉得团队的主动性更重要
11:40:4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如果看本质的话,“设计做得好,开发少bug”,这个论断跟现代软件工程理论也是相悖的。这个论断的背后一定有个假设,认为程序员的工作都是机械式的,不需要创造力的,所以架构师做好设计,程序员跟着做就行。这个假设不成立,程序员的工作是需要很多创造力,才能把需求变成代码。
11:40:5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那要分析师、架构师干啥用的
11:41:2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事实上现在大家的共识,都是把程序员当成艺术家来管理,而不是当成流水线工人
11:41:27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再牛逼的程序员,不经过qa的代码还是不敢用
11:41:3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信你们看看走在前面的公司,无论是google、facebook还是微软
11:41:44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敏捷的最关键就是测试自动化
11:41:55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不然没法走敏捷
11:42:0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Tim_魔线_产品_深圳 对的,深度认同
11:42:17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可是你这是大公司啊,创业公司,中小公司,一个程序员负责的项目好几个
11:42:24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说句难听的话,国外的程序员,在国内比架构师水平还高
11:42:28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哪有时间沉淀自己的东西
11:42:32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敏捷和瀑布各有各的优缺点吧,用什么方式看具体场景
11:42:5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比如小系统常常用敏捷,大系统适合用瀑布
11:43:03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张泽雄-民生金服-研发-北京?国外程序员都是好大年纪都在编码
11:43:1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北京一张泽雄 那也是少数吧,我一直在外企干,对他们几斤几两清楚的很[呲牙]
11:43:14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国内年纪大一点都没人要了
11:43:41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经验比技能更重要
11:43:4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银行新一代核心都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如果采用敏捷的方式,天天需求变更,一万年上不了线。
11:43:5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觉得大家对敏捷认识有很多误区,有机会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做法
11:44:05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求分享。
11:44:07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我以前有个以色列同事,都做奶奶了,还在编码[捂脸]
11:44:1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程序员水平不在那,所以不要用国外的套路,我是被国内的程序员吓怕了
11:44:26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但是小项目采用敏捷的方式,能更好的服务于业务需求。
11:44:32 潘儒刚-连连支付PM
那真是热爱啊
11:44:36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说明你没找到一个合适的lead
11:44:46 楼鸣
敏捷比较靠谱的实践可能是: 大量自动化 + 大量加班
11:44:59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直接关小黑屋
11:45:07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每天2个pizaa搞定
11:45:13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加班不行
11:45:20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最后都是敷衍了事
11:45:41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最后人都疲劳了,脑袋一拍,上线
11:45:4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业务都搞不清,就着急写代码,我是看不明白这算是什么敏捷
11:45:51 楼鸣
哈哈
11:46:05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所以前提还是要有明确的需求目标啊
11:46:15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就是有一些项目,业务人员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11:46:41 楼鸣
金融可能好点,互联网应该就是业务不清楚是常态,不断试错。
11:46:46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需要技术这边做一个原型,去启发需求的讨论和分析啊
11:46:56 华-南京亚软-IT总监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欢迎
11:47:18 Richard-裕维金服技术负责
求分享
11:47:2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然后刚上线俩礼拜又改。
11:47:5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以前的团队,光业务梳理就花了一个多月,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程序员连业务都搞不明白,就不要提什么个人成长了。
11:48:44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同意
11:48:48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快速试错不尽全对,别被腾讯的Pm忽悠了
11:48:50 楼鸣
@张泽雄-民生金服-研发-北京 你们是非互联网吧
11:49:11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我们以前直接让开发人员去一线,体验具体的流程
11:49:20 楼鸣
中小公司现在貌似都是抄at,然后要求快速上
11:49:28 楼鸣
[偷笑]
11:50:12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快速试错,看业务特点吧。有些东西不能试错,有些时候有政治意义,满是bug我们也上线过。
11:50:18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有时候一个错会深深的伤害用户,你会发现他再也不来了
11:50:24 楼鸣
要梳理花3个月也梳理不出来东东
11:50:29 楼鸣
还是抄来得快
11:50:35 楼鸣
[偷笑]
11:51:00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对,抄是大法宝
11:51:33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微创新[捂脸][捂脸]
11:51:46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们在讨论一种正确的做事方式,以偏盖全的特殊情况确实有,我的选择是离开
11:51:47 楼鸣
就是火工头陀,抄不到内功的结局
11:54:59 Richard-裕维金服技术负责
创业公司的话业务都不定性,何况需求
11:56:0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需求还是要尽可能的清晰明确的,技术和产品撕逼的大部分时候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11:56:3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即便很高质量的需求文档,到代码之间也有巨大的鸿沟,这个是考验研发团队的。
11:57:2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更别说,对于高质量的需求设计,产品和技术各自的标准还不一样
11:58:49 Richard-裕维金服技术负责
是呀
11:59:2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我们在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对于创新新业务,不进行任何评审,就是一个字变。对于已经稳定运行的项目:所有需求说明书、需求变更、设计、测试都有严格的三部会审。
12:00:0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变化的不是需求,变化的是对需求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让程序员参与到业务中去?就是为了减少信息失真。一个好的程序员,同时也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12:00:04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可变成本,沉默成本。
12:01:06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张泽雄-民生金服-研发-北京 很精髓的话
12:01:1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其实一直有个个人观点,大家对软件开发的难度低估,对程序员的个人能力高估,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是来源于此。
12:03:0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所以我的个人实践可以总结为:1)尽可能汇集资源匹配项目难度,要有足够冗余 2)尽可能用工程方法规避单兵能力缺陷
12:03:0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你说的是项目开发中的进度和人员的风险,项目经理就是应该管理这些风险的,应该为这些风险提供解决方案,并最终负责
12:03:29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做项目,还是做平台。道理是不一样的。
12:03:4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违背这两个实践原则的,即便短期能见效,也不能持久
12:04:35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但是一个平台的长期运维和运行支持,就是靠一个个项目来体现的啊
12:04:4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让程序员参与更多的产品分析、不断要求程序员提高代码质量却缩减QA投入,这都是很典型的不顾本质规律的做法
12:06:3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程序员要聚焦,管理者要建立起良好的协作体系确保程序员能够聚焦,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都容易逃避管理责任
12:07:50 楼鸣
对的,没有好的方法的话,搞敏捷,就要 超强的单兵能力,超多的沟通成本
12:08:1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方法,大小项目都适用,这个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方法都只是形式,大家还是要看清楚软件开发,从业务需求到最终系统上线,各个环节参与者,他们的工作方式的本质,不要给任何一个环节过多的期望
12:09:2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是有很多细节的,不需要特别强的单兵能力,过于强调单兵能力的都是在逃避管理责任[坏笑] 这个可能又颠覆许多人的三观,但是的确是我们每天都在实践的
12:15:30 我
@所有人, 原定今晚主讲的嘉宾,由于有其他安排,调整到下周。晚上分享内容暂空缺,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啊。
12:17:0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李雄峰 群主,晚上我来分享一下什马的敏捷实践吧?
12:17:2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过没什么准备,讲到哪算到哪,主要与大家交流
12:17:2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是否可以?
12:19:08 韩财光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欢迎
12:20:06 我
@七月-汪晓明 好的,感谢支持。 [玫瑰]
12:23:14 楼鸣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12:24:2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老熊-爱奇艺-技术经理-北京?通常几点开始?
12:24:35 胡圣 支付产品经理 猪八戒网
[强]
12:24:48 胡圣 支付产品经理 猪八戒网
7点半开始
12:25:30 我
7点半开始。
12:26:26 我
期待@七月-汪晓明 的敏捷实践介绍,业内也是知名度很高。
12:26:36 Tank
[强]
12:26:5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OK]
12:26:59 吴浩
[强]
12:28:14 Aaron-携程金融支付PL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什马在凌空那个吗
12:28:4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是的@aaron-ctrip-上海?
12:29:27 Aaron-携程金融支付PL
期待分享[强]
12:30:05 Yang
期待
12:30:14 戴斌-招行信用卡
其他行业都是从手艺活走向分工的,没道理在软件业就会变得要求全栈
12:30:38 路杨 嘉联支付产品
[强]
12:30:4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戴斌-招行卡中心-技术经理?认同
12:52:40 李钦珑-深圳优讯-PM
[强][强]
12:56:07 刘毅
[强][强][强]
13:22:12 崔莹峰-恒昌利通-架构
[强]期待
13:30:41 dio
怎么连敏捷开发都争论起来了
13:36:36 胡晓蕾中旅银行 项目总监
好像最近一年全栈工程师提到的少了
13:36:39 陈桂荣 翼支付 -研发组长
[强][强]
13:38:1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七年前在同方,我还干了一年的敏捷教练,后来废了
13:38:4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人员素质太低,敏捷不起来,我可受伤了
13:39:35 孔晓光 丰瑞祥CTO
这个玩意如果是照本宣科,那就输了。
13:40:0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不是照本宣科的问题,确实是对团队要求太高
13:40:3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野战军和海军陆战队肯定不是一个管理方式
13:40:5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们的人只能做野战军
13:41:0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海军陆战队的水平达不到
13:41:1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田浩沛银生宝产品?可以交流下 我们这样土逼创业团队一样能敏捷,而且是在巨大的业务压力下,我觉得可并不能怪程序员不给力
13:41:4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里的素质不光是能力
13:42:0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包括团队氛围,目标的一致性,文化,等等
13:42:3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软素质比硬素质还要求高,[流泪]
13:42:5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是的,敏捷本身就是一种理念,不是死搬硬套,关键还是人
13:43:3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对,人最重要,
13:43:5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后来决定不费力气了,哈哈
13:44:3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在小团队实验的半年效果斐然,全公司推广的时候,死的很惨
13:45:3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当然同方就四个敏捷教练,都特么最后干成项目经理了,悲催死了
13:46:14 刘伟-猪八戒-高级PM
你不可能一下就废弃了 根深蒂固的那种团队的···只能 从小部分团队开始···慢慢转化
13:46:4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当时不知道呀,一杆子打翻,哈哈
13:48:3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们这些敏捷教练是有预感会出事的,但是高层希望快速铺开,美其名曰科技大练兵
13:48:5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很难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田浩沛银生宝产品?
13:49:0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最后练死了,
13:49:4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当时领导要求太急,我们也太坚持,就大干特干,干出一坨屎来哈哈哈
13:50:07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惊恐]
13:50:0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最早的一家公司,用了大概四年的时间,才把研发流程弄的像个样子
13:50:10 孔晓光 丰瑞祥CTO
首先就是生态问题。
13:50:2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基本算国内比较牛逼的体系了
13:50:3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当年在SAP,08年开始推精益方法,花了两年数亿欧元
13:50:3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同方要求太高,一年,于是就没干成
13:50:5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哈哈
13:51:0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同方的领导太着急
13:51:1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SAP,是财大气粗的主呀
13:51:1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其他公司没这底子
13:51:3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同方一年利润才十几个亿
13:51:5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那时候其实SAP很糟糕,金融危机导致收入下跌,前一年一个大产品线全球性失败
13:52:0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这个东西也是,看你能不能耗得起,一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20年
13:52:1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其实是借助这种困境,才有机会推进变革,钱倒不是主要问题
13:52:4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同方可能当时并没有危机,大家并不从内心认同变革
13:52:4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钱不是问题就没有问题了
13:53:2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文化变革,的确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越有钱越没法变
13:53:40 孔晓光 丰瑞祥CTO
JAVA程序员成才太难。普遍无法适应。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造就了一大批有简历没水准得程序员。
13:53:5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是说“穷则变、变则通”嘛
13:54:0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你说的很对,文化变革你可以给大家分享下
13:54:1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相信你很有经验
13:54:2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不是每个人有机会像你一样有这样的机会的
13:54:2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呵呵
13:54:5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大部分人都是在穷逼公司成长起来的,其实没太多机会见到这么多东西
13:55:3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特么的待过的最大的公司年利润也没100亿
13:56:25 鄢回-易宝支付产品总监
@田浩沛银生宝产品 又在逗谁呢
13:56:3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也只是旁观者,是被变革者,并没有感受过漩涡中心是怎么样
13:56:3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操,这的呀,
13:56:5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待过的公司都是小公司哎呀
13:56:5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又没在大公司干过
13:57:1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100亿,大公司也未必
13:57:2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SAP好像最近也不怎么样呀
13:57:2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好像收入下跌的比较厉害
13:57:3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被CRM拖死了吧
13:57:4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觉得SAP的CRM做的不好,其他的都不错
13:57:5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没有吧,我的老同事们这两年奖金还是很猛的
13:57:5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CRM开发量还大,
13:58:1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不是刚裁员么
13:58:3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几年SAP的单子价格也下降了,以前是很厉害的
13:58:3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裁员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战略调整,并非没钱了被逼裁员
13:58:3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一个库存卖2000W
13:58:4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哦,
13:58:5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现在两朵云Successfactor和Concur,以及一个新的数据库Hana都比较成功
13:59:1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HANA比较火
13:59:2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云我接触的不多
13:59:3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而且近60%的营收来自老客户服务,那可是滚滚现金,只要世界经济不崩溃,他都没问题
13:59:5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就怕金融危机再来一波
14:01:00 孔晓光 丰瑞祥CTO
美联储说:金融危机可以有
14:01:0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嗯,SAP有几家商户一年都收几个亿的服务费的,这个我知道
14:01:1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好像还有上十亿的
14:04:36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技术本身是很简单、直接的。之所以是既希望技术人员懂业务,又希望懂产品,还能写得了代码,是因为行业分工本质上是混乱,畸形的。作为最终的生产制造者,或者问题解决者,必须要随时冲在第一线,才能确保不变卦。简单说,技术兜底。
14:04:54 煜-易物网-技术总监
@孔晓光-丰瑞祥-技术-北京 +1
14:06:30 孔晓光 丰瑞祥CTO
但是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呲牙]
14:07:1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孔晓光-丰瑞祥-技术-北京?别的部门人员素质太低,还是得靠技术来解决
14:07:2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07:3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哈哈
14:08:1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看看不懂业务的人设计出来的系统就明白了
14:09:2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架构师就是既懂业务又要懂技术,杀了他们?
14:09:5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哈哈
14:10:51 李丹-风控经理-双乾支付
我最近出差,不发言,群主不要踢我哦@老熊-爱奇艺-技术经理-北京?
14:14:58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所以好架构师一人难求啊。但是架构师是架构师,不是所有程序员都是架构师。
14:17:02 Coery-农金圈金融服务PL
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有哪些代扣渠道对农行和邮储银行支持比较好的?之前接了一两个,都很差,求推荐
14:17:09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大多数公司的核心还是业务,技术为业务提供支撑,本末不能倒置。至于社会分工,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社会化分工是手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公司大到一定规模才细化。
14:17:37 david-橙子支付-技术总监
@Corey-深圳-农金圈 银联
14:18:39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恩,认同。
14:18:57 Coery-农金圈金融服务PL
银联是一个,但估计不太容易接入,还有别的推荐吗 @david~圈存~广州
14:19:16 李行-途牛支付中心研发总监
同求
14:19:23 李行-途牛支付中心研发总监
之前接的宝付
14:19:41 李行-途牛支付中心研发总监
邮储卡老是失败,提示要开通银联在线支付
14:19:56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有些银行的通道不错,专门做代扣代付
14:20:13 李行-途牛支付中心研发总监
尝试用银联,金融类的商户又不支持邮储代扣
14:20:18 紫紫-随手记支付产品经理
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在鉴权环节、代付代扣环节经常失败
14:22:45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哈哈,说的有点多了,可能是各家的管理理念不一样吧,我总是希望我的团队能多学点东西,别的可以不学,业务还是要学点的,这个是大家沟通的基础,我也不希望当我在给大家讲系统的时候,没有人问为什么要这么做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要的是人才,不是奴才。
14:25:39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只要长期在一线,就一定希望整个团队都懂业务。这点是肯定,就像你说的,没法沟通。
14:27:1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是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团队强了,自己才能强。
14:27:57 Kelly-美团支付PM
[强][强]
14:28:58 david-橙子支付-技术总监
讨论管理理念要基于一种基础吧,互联网公司,非互联网公司,公司属于大中小型的公司,公司的资源等因素。
14:38:09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管理是一门艺术
14:38:11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嗯,这种层面的理念,属于纲领级的了,比较高、比较抽像,需要落地,比如公司要以人为本。
14:39:23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每个人做起来都不一样
14:40:48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是啊,有没有人敢拿着员工手册去找领导叫板的?
14:41:5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李丹-双乾-风控?韩伟呢你认识么
14:42:4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李行-途牛-南京?接我们公司吧
14:42:4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们公司的邮储不错
14:43:4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Corey-深圳-农金圈?我们公司有邮储
14:44:51 紫紫-随手记支付产品经理
@田浩沛银生宝产品 HI,请问一下贵公司的邮储的鉴权和渠道成功率大概是多少哈
14:44:55 紫紫-随手记支付产品经理
[握手]
14:46:0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个没统计,因为是稀缺通道,基本没客户投诉,我回头看看吧
14:49:01 鄢回-易宝支付产品总监
老田威武
14:49:2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易宝支付-鄢回-产品总监?你们也有吧,要不咱们打一架
14:50:27 鄢回-易宝支付产品总监
哈哈,紫紫应该知道,紫紫是我们的客户
14:50:4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你太狠了,哈哈
15:03:35 紫紫-随手记支付产品经理
易宝还是很专业的哈
15:04:0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绝对专业,行业标杆
15:04:2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这话说晚了,哈哈
15:04:3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么一说@易宝支付-鄢回-产品总监?爽了吧
15:04:48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围得晚了点,比不围强[呲牙]
15:08:29 鄢回-易宝支付产品总监
[发呆]没看我群内都不敢说话吗
15:12:31 张小凡-支付产品经理-驴妈妈旅游
想问下,支付宝微信,错误返回信息,商户这边能获取到么,还是单方面展示给用户的,不给商户拿的。
15:18:11 dio
你是什么意思?正常来说如果你们做了聚合支付的话 最终是否成功要以你们通知商户的状态为准
15:21:26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聚合支付是把错误码做了包装和自定义
15:26:2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个实际上只有成功的和未支付的
15:28:32 dio
有限制的 如果是通道的话有可能被关闭 不过他好像不是第三方支付 这个情况我就不了解了 看有没有懂行的来说说
15:30:3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支付宝一张卡余额不足会再换一张所以只有最终结果,
15:30:4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不会产生多笔失败原因的样子
15:33:4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个和其他公司的代扣不一样
16:21:44 惊鸿-付钱拉PM
各位老师,谁知道支付清结算,涉及的基础数据有哪些,及响应的国际/国家标准。比如【证件类型】、【银行编码】、【省市编码】、【币种】等
16:25:31 惊鸿-付钱拉PM
抛砖引玉,币种的ISO
16:25:32 惊鸿-付钱拉PM
16:30:34 惊鸿-付钱拉PM
@张小凡-驴妈妈-上海 ,一般是在前端单方面返回给用户。 商户只能拿到终态的结果。
16:45:26 崔奕
@陆风-普信-北京PM?参照金标委(金融标准化信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
16:45:58 惊鸿-付钱拉PM
翻了,没找到[糗大了]
16:47:07 崔奕
cfstc.org
16:48:11 武伟会-国家电网新能源-PM
请教下,退费时对敏感信息的保护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
16:52:30 张小凡-支付产品经理-驴妈妈旅游
@田浩沛银生宝产品?@陆风-普信-北京PM?谢谢??
16:54:1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张小凡-驴妈妈-上海?客气
17:05:05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请教一下群里的支付达人,目前市场上用于支付的二维码用的是什么标准?
17:09:01 崔奕
目前算是三国鼎立 支付宝 微信 银联还有小部分银行自建 最近人行也出了二维码标准
17:10:28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目前做一码付的话, 生成的二维码用微信和支付宝都能扫,能不能理解为微信支付宝用的都是同一制码标准?
17:10:42 李钦珑-深圳优讯-PM
人行推出二维码标准?
17:10:54 dio
那个驴妈妈的朋友 你刚刚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刚刚那两个哥们说的那种?
17:11:40 dio
你们中间没有包一层? 还是说你就仅仅只是问用户在线下支付宝消费的情况
17:12:12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还成立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国际标准(ISO/IEC 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维码的ISO/IEC标准草案。”
17:13:16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如果二维码生成器和扫码器使用的制码标准不一样,是不是就无法识别?
17:17:1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珞珈~恒丰银行~北京?不是的是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包装了下
17:18:2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扫码的时候用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服务号调用起来
17:18:3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客户端能识别
17:27:44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田浩沛银生宝产品 比如我银行在商户端生成一个二维码,消费者用微信和支付宝都能识别
17:27:52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这说明大家遵循的是同一套二维码制码标准
17:28:1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二维码就是个url地址
17:28:2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和标准没必然关系
17:28:4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可以遵守,也可以自己yy
17:29:32 花生-新网银行PM
@珞珈~恒丰银行~北京 不是这样的
17:29:57 花生-新网银行PM
当前线下的聚合二维码,其实不是支付宝、微信、银行等收单方生成的二维码
17:30:07 C’est la vie-科蓝-PM-北京
一码多付是通过一些参数信息进行识别的 其实内容只是一个url
17:30:22 花生-新网银行PM
而是聚合支付服务商自行分配给商户的一个商户标识而已
17:31:15 花生-新网银行PM
市面上的二维码编码规则,支付宝和微信有意思的区分开了,分别以1打头和2打头,
17:31:17 C’est la vie-科蓝-PM-北京
https://xxxx.com.cn/+商户token 这就是内容
17:32:17 花生-新网银行PM
银联技术部之前向前司了解聚合支付码原理时,给他们提供过一个建议,把62占据下来
17:32:35 花生-新网银行PM
不知现行的银联二维码编码规则是不是参考了
17:33:05 C’est la vie-科蓝-PM-北京
银联的二维码标准是结合了自身tsp一些功能作的
17:34:18 C’est la vie-科蓝-PM-北京
他们把一些付款码等信息 是用TSP作过支付标记化产生出来的 但是TSP里面的功能具体用了多少,就不太了解了
17:34:39 花生-新网银行PM
二维码只是云闪付的一种方式,不同于卡片的入口而已,能分辨清楚发卡、收单方即可
17:35:14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发卡方,APP应用方。
17:35:24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全渠道的跟小微商户接入不太一样
17:35:53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强][强]
17:36:03 花生-新网银行PM
这个也聊过,两条路,要么走原有四方模式的PBOC体系,要么走线下实际已形成的行业标准;无非是谁多做点技术开发
17:38:26 C’est la vie-科蓝-PM-北京
银行和非银机构接入银联二维码,后台走的信息流不太一样
17:39:53 花生-新网银行PM
银联的二维码,除了集结银行外,也想收编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不过目测难度很大
17:40:14 花生-新网银行PM
真正做到一码付
17:40:53 C’est la vie-科蓝-PM-北京
恩 这个难度太大 不过这件事也在着手去作了 不知道进展如何
17:41:08 孔晓光 丰瑞祥CTO
云商户平台不能聚合。
17:43:39 ls.miao-支付风控工程师 网易金融
如果整合了 岂不是淘宝买东西扫码付也沦陷了
17:56:17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微信浏览器打开支付宝wap支付,回唤起支付宝应用吗
17:57:1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布凡-软件所-支付?不行的
17:57:36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只能是引导客户右上角用浏览器打开了
17:57:4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他们是互斥的
17:57:4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嗯
17:58:16 万黎-恒丰银行-支付产品PM
两家巨头老死不相往来[呲牙]
17:58:18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那一码付款,用微信扫了却选择支付宝付款,也得提示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
17:59:37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微信扫了支付宝付款?这种场景不是更多存在于在线支付收银台吗,当面付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8:00:28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是的在线支付收银台
18:00:44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只能提示用户右上角了
18:14:29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请教个问题 业务场景上有很多客户不会用在线支付 需要线下支付给服务人员 然后服务人员来完成代收的动作 这部分收款现在都是人工录入单据 且流程易出错 是否有类似场景的更好解决方案?
18:16:52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有啊,线下收款人或客户输入缴费通知单号关联订单
18:20:37 mfb-中科软支付产品负责人
或者直接给客户发送支付短链接
18:33:24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给客户发送支付短链 也是需要走线上的吧?
18:33:53 于江宁-银联电子PM
@Fiona-自如-pm-北京 用扫码支付啊
18:34:19 于江宁-银联电子PM
业务人员带着一个二维码给用户展示 让用户去扫
18:35:04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内个 是我没表达清楚么 这些大爷大妈们 不用微信支付宝之类的。。。
18:35:30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现金
18:36:51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楼上真机智 目前还就只能用现金 我问了一下为啥不接pos机 刷卡总应该都会吧 然后说POS机接入成本也是挺高的
18:37:52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大爷大妈的,你为什么要人家用电子支付呢,用现金不是挺好的
18:38:42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这个是典型的不是你的目标用户,然后还拼命要强加他们使用?
18:39:09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这就是我们的很大一部分用户
18:40:17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问题在于现金收款中间环节带来的流程管控问题很棘手
18:40:56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代付
18:41:20 党凡-飞凡士CTO
银联的条码支付完全是发码方生成的token,跟支付宝不一样
18:41:52 Tim-魔线科技-产品总监
你们的收款是上门收款的?
18:42:35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举一个业务场景例子:预约了一个保洁,保洁上门提供服务,然后完成支付。
18:45:52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雇主完成支付
18:46:12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两种方案,雇主直接线上支付
18:46:28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雇主给钱保洁,保洁代付
18:47:05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想想滴滴不是还有司机代付嘛
18:47:19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线上支付的问题是 很多人不用在线支付工具(如前文) 保洁代付的问题是 服务完了也没有人收款(目前已经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例)
18:47:59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代付
18:48:04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还没明白?
18:48:24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雇主把钱给保洁,保洁付掉
18:48:31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滴滴有司机代付
18:48:35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自己去学
18:48:44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这个话题说完了
18:48:46 车睿??
主要在监管,如何防跳单
18:49:11 车睿??
用户付给保洁,怎么保证保洁阿姨一定会代付
18:49:32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是的 这个流程目前有些脱线 做的不是很好
18:49:37 车睿??
你要根据业务去看怎么界定服务完成
18:50:01 维森陌-拉莫帅-帅德-布耀布耀德
订单没完成,不结算不分配新订单
18:50:12 车睿??
嗯,楼上是一种
18:50:27 韩财光
你的问题是录入易出错 生成一个授权码发到老人手机 代理人扫码或输入数字接过支付流程
18:51:24 车睿??
另外就是,你们是否有保洁阿姨的系统商家账户,在服务完成时,自动扣除商家账户的钱,通过商家代付补足这部分钱,然后根据商家账户金额进行工资发放
18:53:06 韩财光
老人必须要有手机 就是接收验证码这种 这个是流程中的通行证 谁拿到了都可以往下走
18:53:07 孙军-中证互联PM
客户身份识别大概有哪些?
18:53:13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啊,这个要看跟目前的供应商结算是否契合,我好像有些思路了,谢谢~
18:53:52 车睿??
嗯,比如你们如果抽佣,那订单完结的时候,直接抽佣,他们再代付补足
18:54:04 车睿??
这些就是一些防跳单的机制
18:54:14 Fiona-支付结算产品经理-优酷
好哒~~
19:00:12 孙军-中证互联PM
群里面的大神有谁做过客户身份识别,具体有哪些?
19:01:1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证件,指纹,面部,我们做这三个
19:03:16 花生-新网银行PM
@孙军+中证互联pm+北京 现在有成熟的服务商和产品,如face++
19:05:00 孙军-中证互联PM
现在就在谈他们家
19:05:17 孙军-中证互联PM
他们家没有公安部通道
19:05:41 孙军-中证互联PM
收费有点高
19:06:54 孙军-中证互联PM
@张泽雄-民生金服-研发-北京?指纹是怎么弄的?
19:09:17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ios的home键
19:09:4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这只是一种采集
19:13:07 孙军-中证互联PM
hec?
19:13:57 孙军-中证互联PM
打错了,是hce
19:14:08 杨继培
活体检测
19:14:51 路如毅-互金身份认证联盟
@孙军+中证互联pm+北京 可以交流一下生物识别认证,我加你微信了。
19:15:31 孙军-中证互联PM
ok
19:16:04 花生-新网银行PM
@路如毅-IFAA?群里还有IFAA的童鞋[握手]
19:17:13 路如毅-互金身份认证联盟
@花生-新网-产品 [呲牙]
19:17:29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生物活体还是比较靠谱的
19:18:36 紫紫-随手记支付产品经理
生物活体,市场应用范围还不是特别广泛,准确率有待验证
19:19:01 孙军-中证互联PM
h5页面能调起来吗?
19:23:25 花生-新网银行PM
直接问face++呗,我们现在用的活体检测,必须是原生app中调起控件
19:27:20 我
晚上邀请@七月-汪晓明 给大家分享什马金融的敏捷开发实践。 正在联系汪总,目前还没得到回应。
19:28:02 我
预计在19:45开始分享。
19:29:16 孙军-中证互联PM
[OK][OK][OK]
19:29:25 WillYang-嘉联支付-架构师
好的
19:29:40 落雪飞花-农信互联-开发经理
[强]
19:29:47 我
我们先签到,老规矩,请大家领取签到红包来签到,以便志愿者统计签到情况以及安排下一次分享人员。 已经提供过分享的同学和已经安排了分享工作的同学,可以不签到。 每周会随机移出2名未签到过的同学。
19:29:51 Chess-技术总监 首付游
[强]
19:29:5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签到[强]
19:30:18 秦红胜-CTO-共致开源-
[强]
19:30:23 吴浩
[强]
19:30:33 我
微信红包
19:30:38 海哥人保金服合规
签到
19:30:39 蔡云龙 开联通支付
[强]
19:30:50 萌小喵-爱贝计费高级PM
[玫瑰]
19:30:54 李春旸-分期乐-PM
[强]
19:31:02 海哥人保金服合规
[爱心][爱心]
19:31:14 庆耀
[强][强]
19:32:33 Chess-技术总监 首付游
五十个红包抢到有点困难啊~
19:32:48 superjj-微众银行PM
??
19:32:53 典典子
[强]
19:32:54 (′???`)
[强]
19:32:55 ??Ray??
[强]
19:33:08 扫地僧
[强]
19:33:20 许深Season??
[强]
19:34:13 吕耀辉-维金-PM
[强]
19:34:17 Aaron-携程金融支付PL
[强]
19:35:17 程琳-杉德支付-PM
[强]静等大神分享敏捷开发
19:35:26 吕剑辉-杉德-PL
[强]
19:35:32 泽然
[强]
19:35:36 李小-交通银行商户运营 支付PM
[强]
19:35:44 程文东-拉卡拉PL
[强]
19:36:12 方祜桔
[强]
19:36:19 我
大家通过领取签到红包来签到,以便志愿者统计签到情况,谢谢。
19:36:20 张嘉杰
[强]
19:36:41 Josebruce
[强]
19:37:16 7
[强]
19:37:20 罗强-上海讯联数据 PM
[强]
19:37:5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大家好,俺来了…… @老熊-爱奇艺-技术经理-北京
19:37:56 大智若愚-翼支付-产品总监
[强]
19:38:0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好意思,开会晚了一点
19:38:2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先给我几分钟理理思路,45分正式开始
19:38:50 祁超-网易支付Java开发
[强]
19:39:28 惊鸿-付钱拉PM
[强]
19:39:38 孙军-中证互联PM
[强]
19:40:12 我
@七月-汪晓明 [鼓掌], 期待。
19:40:13 劉皇叔
[强]
19:40:44 昕小姐-1号店产品
[强]
19:41:00 武伟会-国家电网新能源-PM
[强]
19:41:01 张小凡-支付产品经理-驴妈妈旅游
[强]
19:41:19 东
[强]
19:41:21 黄炎-盛京银行
[强]
19:41:23 王燕强-房天下-支付网关PL
[强]
19:42:58 Charle-跨境通-清结算PM
[强]
19:44:24 刘朝晨-中行软件中心PM
[强]
19:44:45 yinch-滴滴金融-研发
[强]
19:45:29 杨继培
[强]
19:46:1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好了,开始吧
19:46:4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什马金融公司,我们的网站是www.shenmajr.com,目前的主页是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
19:47:3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未来的定位是做面向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当然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但是我们从消费金融起步,的确是踏踏实实在往这个方向走
19:48:4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的IT团队目前大概80人,计划在Q2到100出头,现在办公地点在虹桥凌空SOHO,下周会新开一个位于张江的研发办公室。
19:50:0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技术研发这一块,主要围绕三方面的工作展开:渠道及客户关系管理、贷前信审和风控,贷后运营及清结算。我们的大部分系统现在都是自主研发,而研发管理体系是基于Scrum方法来构建的。Scrum是当今最适合落地的敏捷方法。
19:51:19 王子硕-便利蜂
签到
19:51:4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这个名词背后,更多的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落实到实践层面,一直缺乏细节,即便是Scrum,也只是一个骨架,真正实施的时候各有各的做法。这个跟CMMI很不一样,CMMI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指导框架。
19:53:1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大概1年前来到什马,接手当时30个人左右的研发团队,一步一步把敏捷研发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到现在为止实现了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可以称得上一支合格的农民武装了,但是我们也明白还有非常多的欠缺,离正规军还有较大的差距。
19:54:2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过我们团队还挺自豪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业务的压力非常巨大,时间表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996是家常便饭,而且每个月都有不少人员变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一边打仗一边练兵,把工作方法一点点改进,大家都挺有成就感,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19:54:5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自称为“激流中的敏捷”——这个氛围和路程跟大公司搞敏捷完全不一样。
19:58:0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先给大家讲讲敏捷的收益:1)良好的协作——大家非常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 2)透明的管理——任何事情只要我想跟,能够一跟到底,研发内部所有的问题都会及时暴露出来 3)实现对外的承诺——我们能够做到任何需求3天内完成详细分析和项目计划,小需求平均交付周期在10天左右,项目交付准点率接近80% 4)业务系统故障率持续降低,目前已经降低到每千次交易仅有1次故障,跟很多成熟公司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内部都能看到IT团队巨大的进步。
19:59:0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以上的数据,都是在上线时间由不懂IT的老板随便拍脑袋的基础上做到的[坏笑]
19:59:4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至于需求变更,需求质量垃圾,对我们来说更加是家常便饭,相信大家能够想象
20:01:5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接下来零零散散地讲一些我们的实践,不系统,有问题等我讲完了以后大家一起讨论,我争取20分钟说完,留20分钟与大家聊
20:03:1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内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我们的敏捷方法核心骨架,我都会给他们做一个关于高铁的比喻。
20:03:1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20:05:2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研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按Scrum团队混编,每个scrum团队负责一个或者多个系统的迭代维护。我们把这样一个scrum团队比喻为一列高铁,scrum master就是列车长。
20:07:5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为什么类比为高铁呢?有几个涵义:1)他们的工作计划,应该像高铁的列车时刻表一样,精准,有固定的节奏; 2)他们的工作能力,应该像高铁的座位容量一样,数量明确,可以计算,不能随便超载;3)他们的运载的东西,也就是团队的工作任务,不是由他们自己的决定,而是由买了票的乘客决定的;4)他们要定期维修——偿还技术债务
20:08:46 紫紫-随手记支付产品经理
签到
20:09:0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那么谁是顾客呢?在我们这里,产品部的产品经理,就是买票上车的乘客。但是实际上,为了更好地组织工作,我们IT内部还成立了一个PMO,承担售票处的角色,把不同的乘客分配到不同的列车班次里面。
20:10:5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这种组织方式,是以高铁的运输能力为核心的,一切的安排,都是为了能把运力最大化。有的公司喜欢搞灵活的项目制,很灵活,但是研发人员调整非常频繁,团队效率不可能高,我把那种组织方式类比为出租车队,或者大巴车队——我们在部分创新项目上也会搞出租车队模式,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员会以高铁模式运作。
20:11:28 李征烈-钱通支付PM
[惊讶]
20:12:3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20:12:5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技术团队对外的沟通非常重要,以上是一个图,说明研发流程中必须的对外沟通点
20:13:0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主要是跟产品部
20:14:5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以JIRA为中心组织研发流程,原始需求都以Epic的形式提交到JIRA中,然后PMO会把需求分解,其实是做了一个系统分析的工作,把业务需求分解到各个系统上去实现。
20:15:4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PMO根据各个研发组的排期情况,会汇总成一个项目计划,对外沟通,确定联调事件、UAT时间、试运行时间和正式上线时间
20:17:2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的项目分为4类,其中I类项目是比较大的,通常会涉及到很多子系统,由多个scrum团队分担的项目。通过这种组织方式,我们基本上能做到把敏捷流程运用到几十人协作的比较大的项目上去,其实沿用这样的理念,我觉得10个scrum团队,100个人,协作一个项目应该都没有问题。更大的项目我还没试过,不敢妄言。
20:17:2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20:18:5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的QA负责人,除了管理测试工作之外,还要负责流程改进,同时也担当了敏捷教练的角色。
20:19:0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这是我们的敏捷流程健康度检查表
20:19:0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20:21:1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在研发过程中,虽然我们强调轻设计,其实并不是没有设计,设计过程在整个沟通框架里面自然而然的做了。例如,我们的scrum planning meeting要求把每个需求讨论到详细设计的程度,只是不用落下文档而已,其实具体的实现细节是必须讨论清楚,然后通过扑克牌游戏来估算它的规模。
20:21:2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20:21:58 于江宁-银联电子PM
你们好专业
20:22:0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以上是我们对每个用户故事的DoR定义 – 需求必须分解到这个程度,才能进入Sprint迭代
20:22:2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20:23:0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以上是我们的DoD定义,scrum团队必须完成清单中所有动作,才能达到上线标准。
20:25:1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对QA团队非常重视,QA团队有随时拉停生产线的权力,QA评审不通过,CEO下令,也不能上线。为了跳出传统的轻视QA的怪圈,我们甚至矫枉必须过正,明确要求QA有独立的汇报线,不能听命于开发。
20:26:2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其实本质上的目的,是希望从需求开始,一个头,两条线,分别负责,最终在SIT环节对齐,确保不会出大问题。
20:27:5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所谓敏捷,落实到执行层面,必须保证需求是小粒度的,同时,QA和开发的工作是并行交织在一起的,开发开始写代码的时候,QA同时在做测试案例和测试数据,做完一个需求,验证一个需求,不能等到一个版本所有需求开发完成,再交给测试人员去验证。
20:28:2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有很多团队,把敏捷做成了小型瀑布模型,其实并不能实现非常灵活的拥抱变化。
20:28:27 于江宁-银联电子PM
[强][强][强]
20:30:4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基本能够做到在过程中随时调整,从版本里面拿进拿出需求,整个计划不会乱,过程中非常通透,决策非常快,团队无论面对何种变化都有信心,从系统里面能很快得到细节的信息,跟需求方一起权衡调整。
20:31:5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方法其实不是银弹,没法让一个人产能翻倍,甚至对需求比较平稳的项目来说,效率还不如瀑布模型,但是的确比较适合我们这样的快速变化的团队。
20:33:37 杨大兴央金所的资深产品经理
签到。火车比喻很好!
20:33:4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就讲这么多吧,准备不充分,讲的很零碎,大家见谅。接下来大家可以提问题,我有针对性地来回答
20:34:24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很有参考意义
20:34:39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实践起来有什么技巧
20:35:00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但是没有文档这事有点问题,我觉得
20:35:0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Agoni-anbang-技术 你想知道哪方面的技巧?
20:35:08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对于没有类似经验的
20:35:16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第一次接触敏捷
20:35:22 王鹏-北京集奥聚合科技产品总监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请教个问题,任何公司的产品开发规范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如果公司的决策层都是销售、市场出身,您觉得如何能够将这套开发规范落地?
20:35:27 淡风林-中移动杭州研发中心PM
我们公司用了JIRA,但是感觉好麻烦
20:35:31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团队所有人都没接触过
20:35:3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新人对于老系统如何接手
20:35:4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王鹏-集奥-北京 先回答你的问题
20:36:39 大宇-快马医疗-CTO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请问有没有体系的完整的图
20:37:2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你说的 QA兼职测试?这个是不是为了保证QA的权力
20:37:2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什马金融其实是非常典型的, 公司的决策层都是销售、市场出身,原来对技术团队非常不信任。那我怎么办?其实刚开始啥都不用说,他们也不关心你的工程管理方法,他们只要结果,你必须交付结果,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才会给你足够的施展空间。例如,我们现在能做到及时响应需求,准时准点发布,上线不出大Bug,时间表从来不讨价还价
20:37:4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之前经历的公司,是分开的,带来的后果是QA不懂产品实际情况,只懂得流程
20:37:55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像我们这每个系统都是一个人负责,比如资金系统整个就一个人负责,新老人得半年乃至一年的接手时间,新人刚开始很大程度依赖于外包的开发人员
20:38:0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但是试着合起来过,导致测试权力太大,开发扛不住了
20:38:24 杨大兴央金所的资深产品经理
我先说一个问题,在你的敏姐开发工作中,肯定会和PM打交道。你觉得该如何和PM接触或者PM如何与你们沟通才能做的更好?谢谢!@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20:38:27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假如某个公司有多系统,涉及到多方联调,如何落地敏捷开发呢?
20:39:1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你说的所有情况,我觉得整体是团队氛围挺不错的,如果团队氛围不好,该怎么办,或者说,如何有效的提升团队的互相信任感,加强氛围
20:39:46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楼上和我说的差不多是一类问题
20:40:13 戴斌-招行信用卡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我挺想了解时间表从不讨价还价如何做到的
20:41:44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感觉有点太理想了[微笑]
20:41:55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在敏捷的过程中一个系统的多项需求的并行中,出现变动是由Pmo协调么
20:42:1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杨大兴-央金所-产品-杭州 我前面发了一张图,跟PM沟通的方式,你往前翻翻看看
20:42:2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郭芬-中央结算(中债登)-北京 是的,PMO协调解决
20:42:3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那么pmo 多少人
20:43:03 王鹏-北京集奥聚合科技产品总监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沟通成本这么低,意味着团队之间会有相互妥协,开发质疑产品需求理的不够细,产品抱怨开发Bug多, 性格倔一些的人估计开始时都不适应这套, 您们是如何解决这种团队协作问题的?
20:43:2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郭芬-中央结算(中债登)-北京 新人对老系统接手的问题,不是敏捷流程能解决的,这个只能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想办法
20:43:5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们以前都是直接忽视PMO的,因为有了他们更乱
20:43:5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哈哈
20:44:2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田浩沛银生宝产品 我们的QA人员,跟研发一起开计划会,直接听产品经理讲需求,基本上比研发更懂产品,因为他们还要做反向测试计划
20:44:24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凑这么个团队不容易,值得珍惜
20:44:4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我对于Pmo的理解是项目管理办公室,有了Pmo是不是不再需要项目经理了
20:45:04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每个开发人员直接对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
20:45:19 淡风林-中移动杭州研发中心PM
对了,之前关于一码付的,用户扫描二维码其实就是在APP中打开该页面地址,用http协议中定义的http报文头中的user-agent的值来判断,有MicroMessenger关键字的即为微信发送的请求,有AlipayClient关键字的即为支付宝发送。然后通过重定向等方式分别跳转至自行开发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网关即可实现一码多支付方式。 银联系的二维码其实是银联系统生成的19位数字,银联负责打通各家银行的付款。
20:45:3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王鹏-集奥-北京 你说的相互抱怨,是个文化问题,对于这种问题,敏捷也解决不了,研发负责人,以及相关负责人,必须有非常强的领导力,及时喝止味道变坏的文化
20:45:4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谁不服,立即开除
20:45:59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捂脸]
20:46:01 淡风林-中移动杭州研发中心PM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实现银联的支付宝打通的方式
20:46:0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的研发团队,去年被我开除好几个,开除完了,大家就知道你要什么了
20:46:2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要不然,劣币驱逐良币,没法玩下去
20:46:38 pangning-安邦集团收付团队研发
这个东西还是需要大领导推动
20:46:45 王鹏-北京集奥聚合科技产品总监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 赞
20:46:5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公司文化很重要
20:47:1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郭芬-中央结算(中债登)-北京 PMO的定义,比较模糊,我的做法跟教科书做法也不一样
20:47:4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过我们的原则很简单,PMO搞定所有项目计划和资源协调的事情,也包括外部供应商的管理
20:47:44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可否介绍一下
20:48:0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你只要明确了职责范围,叫什么名字不重要,我要是某天把PMO改名叫CTO办公室,也一样能玩
20:48:21 余铭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谢谢分享,请问如何在跨部门协作的产品开发中运用敏捷,比如一个需求可能牵涉到很多个小组,有的组工作量很大,有的很细小,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各个team之间协调呢。
20:48:5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关键是你要分析整个团队中,哪个环节的职责需要由谁来承担,我这里PMO的职责,在许多公司,是由研发经理来承担的
20:49:22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我问下 在你们团队中 pmo 或者 po
20:49:31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可以对roi 负责吗
20:49:3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Mark-国泰君安-产品 看看我前面发的那个高铁模型,想想你有一堆货,由不同的车次运输,如何管理它们最终的交付时间
20:49:38 张鑫-开发总监 中金支付
敏捷通常是强调以人为本 不太重视文档的。软件进化的过程采用敏捷很高效,那在后期维护怎么办?因为没有参考文档可循 ,那就需要保持开发团队的持续性,依赖团队对业务和系统的的深入理解,但是团队很难避免有波动什么的,这个汪总怎么看
20:49:40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那不错,有些项目管理办公室只确定工期,不管资源调度,出现延期就是项目经理的锅
20:50:0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张鑫-中金支付-开发-北京 关于敏捷不重视文档的认识,是错误的
20:50:4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你看看我前面发的DoD和DoR的标准,谁家文档做的比这个更细可以拿出来瞅瞅,我相信不多
20:51:0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对于文档的态度是不搞形式主义的文档
20:51:09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郭芬-中央结算(中债登)-北京?其实敏捷基于承诺 能承担多少 是团队来承诺 只要承诺了就要努力做到
20:51:1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汪总,你们在开发项目中基础服务迭代那么快,怎么避免影响性评估不足
20:51:27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不能由某个人说了算
20:51:51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敏捷失败关键是 领导思想能不能转变
20:52:19 张鑫-开发总监 中金支付
能否传授一些经验,快速迭代,和文档兼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20:52:3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但是很多业务人员及领导,只知项目经理,系统出现任何问题,开发过程出现任何问题都是直接找项目经理
20:53:00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我觉得Pmo 才是第一责任人
20:53:14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scrum根本没项目经理 有这玩意 就敏捷不了
20:53:2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的推动,跟任何文化变革一样,是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的,我们做过全员敏捷培训,现在也在每周搞教练指导,同时也做了敏捷成熟度评级模型,定期评比,目前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没达到我的标准。
20:53:4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freewolf-天金所-技术-北京?
20:53:49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敏捷是团队 不存在谁管理谁 只是合作
20:53:5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有道理
20:53:54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分工不同
20:54:11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努力
20:54:2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张鑫-中金支付-开发-北京 定一个参考框架,类似DoD,DoR这种,然后让团队自己决定写多少,通常必要的文档,团队中比较成熟的工程师,都会提出来这个我们还是要写的
20:54:4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如果他们自己都不提,那估计是真没太必要写[坏笑]
20:55:14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哎,应用起来困难,很多时候大家都希望一项工作一个系统有唯一一个人负责和追责
20:55:1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关于Scrum Master,我们都是轮换的,每一两个迭代换一个,开发和测试都可以做
20:55:22 张鑫-开发总监 中金支付
嗯嗯 有道理[强]
20:56:0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的管理体系,可以做到从原始需求到源代码的追踪,如果真要追责的话,不难
20:56:2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但是从研发管理的角度,不要追责到个人,最多追责到团队就足够了
20:56:51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日常你们估算需求 单位是什么
20:57:05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故事点 还是人天
20:57:1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其实是反对追责的,因为事情做得多,一定就会出错多,追责会导致内部政治。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各个团队在内部sprint回顾会上自我批评。
20:57:2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但是比如生产出现事故,再评估,会不会处理不及时,我们通常要求项目经理立马解决
20:57:3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然后,所有的外部责任,基本上由我和几个大Leader承担
20:58:02 杨继培
敏捷唯一违反的就是老板的原则,反而对团队来说,目标明确
20:58:27 杨继培
更容易准确执行,不过管理者责任重大,不能有偏差
20:58:3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freewolf-天金所-技术-北京 我们用人天,叫标准人天。团队目前还不成熟,用故事点的话大家反而无所适从,变成了削足适履
20:58:56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如果sprint目标不可能达成 你们会立即终止?
20:59:2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杨继培-泰然-PM 敏捷并不违反老板的原则,我前面说过,老板根本不关心是不是敏捷,他们只关心:1)速度 2)线上质量 3)成本
20:59:33 杨继培
主讲的敏捷模式跟我们类似
20:59:3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敏捷有助于实现老板三大目标
20:59:42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你们有专职的敏捷教练吗
20:59:54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没项目经理?
20:59:58 杨继培
终止原则应该是三个领导人一起的决定
21:00:0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freewolf-天金所-技术-北京 sprint跟高铁的列车时刻表一样,到点必须终止
21:00:35 杨继培
这个仁兄说的是异常终止
21:00:4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freewolf-天金所-技术-北京 我们QA总监兼职敏捷教练
21:00:59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e我的意思是 两周sprint 一周后发现大问题
21:01:03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还继续吗
21:01:2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同问
21:01:40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你们用纸片 还是专用敏捷工具?
21:01:5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freewolf-天金所-技术-北京 当然继续,sprint就是个时间盒子的概念,不承载任何更多的东西,时间无法停止。
21:01:56 杨继培
应该是白板
21:02:4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大家要区分sprint和version,要终止的只有version,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取消。Sprint是不取消的,就像高铁发了车,哪怕是空车,哪怕装错了人,也得继续往前开
21:02:43 杨继培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当一阶段目标错误或者方向改变?也不终止?
21:02:4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如果项目延期影响后续排期和其他重要项目的启动怎么处理
21:03:1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从sprint里面拿掉有问题的需求,然后重新装载没问题的等量需求进去
21:03:2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在这里人员往往是重要问题
21:03:4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Sprint的唯一作用,只是成为团队的计时器,和工作量容器
21:04:1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Sprint 作为绩效考核么
21:04:40 freewolf-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技术
绩效考核实际上和敏捷无关
21:04:4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如果紧急变更需求插入进来,例如我们经常碰到线上紧急bug需要立即解决,我们的做法是马上召开scrum团队会议,评估工作量,插入该bug fix需求,拿掉一个工作量差不多的业务需求。
21:05:3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好意思,我要撤了,大家再有问题可加我私聊
21:05:36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bye
21:05:3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谢谢大家
21:05:4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不是工作量容器么
21:05:50 Leo
谢谢!
21:06:07 张鑫-开发总监 中金支付
[鼓掌]
21:06:17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明白了
21:07:21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Sprint 只是确定项目工作量跟人员绩效没关@freewolf-天金所-技术-北京?
21:07:24 杨大兴央金所的资深产品经理
谢谢今晚的分享!??
21:13:08 李小-交通银行商户运营 支付PM
[强]
21:13:17 甘建新-快捷通支付架构师
[强]
21:13:24 海哥人保金服合规
[强]
21:14:24 王qz-玖富支付
[强]
21:15:09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强]讲的非常好,感觉这种敏捷的推广需要很大的变动,组织上,文化理念上,员工工作方式上
21:15:35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强]
21:16:18 王子硕-便利蜂
[ThumbsUp]
21:16:53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赞
21:17:12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北京
21:17:23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你一直在便利蜂吗
21:18:44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ark-滴滴-开发 不是,刚过来一个月
21:19:44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之前在微店?
21:20:24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嗯
21:20:34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再之前在美丽说?
21:20:42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嗯
21:20:46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
21:20:5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北京?微店
21:20:54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奸笑]
21:20:5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么牛
21:21:12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
21:21:37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
21:21:49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圈子好小
21:22:4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么挖底沟,太吓人了,能又点隐私么
21:23:02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微笑],跟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很感谢有有这个群
21:23:20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皱眉]
21:23:21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错了
21:23:50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洪明是大神 久仰大名
21:24:07 刘洪明-便利蜂支付
……
21:24:52 李飞-产品经理 掌众金融
[强]
21:27:48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敏捷的一句测试先行,就能怼死一大批开发
21:28:25 mark-U掌柜-系统架构
但是如果能坚持,的确能对开发质量有极大提升
21:29:2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其实敏捷的前提是设计先行,
21:29:2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测试驱动开发的本质是设计
21:29:3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设计好了,才好写测试代码
21:29:55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测试驱动开发
21:29:57 龚正-滴滴-支付金融
赞
21:30:50 大宇-快马医疗-CTO
[强][强][强]
21:32:0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不过俺经历过的公司的技术人员,没这个能力,是边开发边想,等他们测试驱动开发,就黄花菜都凉了
21:32:1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最后决定不费那个力气了,就把需求搞清楚,你随便干吧
21:32:4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反正两周一个迭代,管你加班加死,还是上网去拷贝,反正到时候交货就行
21:33:03 李钦珑-深圳优讯-PM
[强][强]
21:33:0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最后敏捷干成瀑布,瀑布干成大棒
21:33:21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认为不存在谁驱动谁的问题,要说驱动那就是需求
21:33:3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最后是大棒式开发,猴子式测试,全是运维抗雷
21:34:4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阶段不一样,在开发之前是需求驱动,至少有需求才知道要开发,进去技术开发阶段是测试驱动开发,先测试代码写好,开发的时候持续发布,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这个是一套东西,缺一个都玩不起来
21:35:1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所以我说,本质上是设计好,把设计的粒度细化,相当于瀑布模型的详细设计,根据设计来写代码
21:35:43 杨继培
[强]
21:35:4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说测试驱动是因为要明确测试的质量要求是什么,才好确定代码写到什么程度
21:36:38 杨继培
半吊子的敏捷
21:36:39 杨继培
好像从产品角度来看,都是产品先行
21:36:4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比如一个接口,是同步呢,还是异步,是订阅发布,还是服务推送,在开发前就写好测试代码,这样写一段,MOCK下运行,测试
21:36:46 杨继培
敏捷对成员要求高
21:36:5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产品是在迭代之前就定好的
21:37:19 余铭
[强]
21:37:3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以我以前的经验,比如下周一开始迭代,那么本周四就要把要开发的需求评审过了,时间点评估好,正好够一个迭代
21:37:39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不是吧?测试用例和详细设计都源于需求文档,没谁决定谁。
21:37:5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下周一主要是分配工作
21:38:25 杨继培
这个得看Prd包含uml了不
21:39:10 杨继培
我们供应链一周一个版本,严格按照MVP原则
21:39:1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测试范围或者说测试用例决定开发到什么程度,比如你测试决定0.1秒响应是正常的,那么开发阶段一旦达到0.1,那么就没必要下一个任务了,
21:39:3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举个例子,因为在需求阶段,很多开发细节是定不下来
21:39:4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大部分的产品是没有理解技术细节的能力ID
21:39:5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能力的
21:40:3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而且我说的 测试驱动给开发,是已经开始开发,需求冻结状态
21:40:45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需求驱动了,因为已经动了
21:44:04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功能和性能一块测?
21:44:1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嗯,
21:44:49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性能指标依据是什么
21:45:0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测试驱动开发,不是我们理解的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
21:45:0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而且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
21:46:1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性能指标是来自需求,不过在需求阶段,系统的性能没有转化成单元模块的性能,这个通常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
21:46:3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在敏捷开发中,就是所谓的单元测试用例阶段细化
21:49:4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这个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而且我所在的团队实施的不好,哈哈哈
21:50:5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当年我在同方,平均工资不到1W,如果说这群人都能把敏捷玩的好,我自己是没信心的,我们领导很有信心,于是玩砸了
21:50:57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们的性能测试指标只是一个范围,或是平均值,视业务复杂度而定,单元测试阶段我们只做功能,性能测试我们带着压力测试一块做
21:51:08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小范围的效果不错,大规模实践了,死的很惨
21:51:4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性能测试放到系统阶段也是有的,但是越到后来性能瓶颈越不好定位,修改关联点也多
21:52:2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举个例子,如果数据设计出来了,那么只要把库建好,完全可以先测试数据库,没有代码也行
21:52:44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性能测试是接口测试,也做mock
21:52:4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直接用LR写SQL压测,在这个阶段数据库的性能如何就看的出来了
21:53:2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接下来业务系统的关键点固定好性能关键点,单元测试该代码的性能,优化和定位都是非常容易的
21:53:59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如果到了系统测试阶段,很多时候要优化代码,还是优化数据库都是很纠结的
21:54:2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更大的价值在于,这个可以并行
21:54:46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单元测试不做dbunit?
21:55:0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而且在开发阶段进行调整是比较快的,因为开发人员天天写,改起来很熟悉,开发结束了再改,还得看看,回忆下
21:55:10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做呀
21:55:37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单元测试阶段就把性能考虑进去么
21:58:5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那咱俩说的是一回事了,单元测试的代码我们在压力环境上跑。
22:01:12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哦,哈哈哈
22:01:24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那你们做的挺好
22:01:41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大部分公司其实是很懒的,最后压一把,死活就这样了
22:02:2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性能达不到,上线会死的
22:03:03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一个接口性能不行,能搞死数据库,全完蛋了
22:03:23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哈哈,
22:10:04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敏捷这玩意儿,感觉弄不好会死人的,实施条件比较苛刻 敏捷中也说了,结果导向,其实只要能达到目标,用不用一套敏捷框架都无所谓吧
22:10:29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接地气
22:11:02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22:11:53 徐春好
因此双模IT就出来了
22:12:59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往往复制模式就是复制人,而人根本复制不了……
22:14:07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是啊,我说的条件苛刻主要就是指人
22:14:34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比如教练
22:15:1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事在人为,兄弟们加油[奋斗]
22:15:50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强]跟你,以及团队的努力是分不开得
22:16:01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感同身受,因为太难
22:16:1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像SAP和salesforce这样的大公司,都能半途转到敏捷,足见方法都是有的,只看决心
22:16:16 田浩沛-银生宝电子支付公司技术总
我就是个不合格的教练,也没有合格的技术,所以受伤了,哈哈
22:17:05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汪总,你们实施的确实挺好,这得要多大的魄力
22:17:2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不过国内敏捷教练真正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实战经验的比较少
22:17:59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主要是做这件事要有极大坚持和使命感,责任感
22:18:05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看问题无法看本质,搞一堆花架子,对内无法帮到团队,对外无法说服业务和产品,所以会困难重重
22:19:32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如果你的每一个小决定,都能让大家看到效益,大家自然会支持,老板和业务都不会无理取闹,只是诉求不一样,作为研发管理者,必须要在这中间找到平衡点
22:19:35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教练很关键,他知道公司要什么,其他部门要什么,团队要什么
22:19:54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领导的支持很关键
22:20:28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教练不知道[尴尬] 能很清楚的找到平衡点的,至少都可以做研发总监。
22:20:45 象鼻虫
很好的分享[强][强][强]
22:20:56 dio
你这个敏捷跟我以前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感觉好正规,你这是海豹突击队吧
22:21:03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支付主流程全览
22:21:3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凡事都是从小做起的,我们现在的实践,也是花半年多慢慢磨出来的,我给大家举早年的两个小例子,当时的动作有多小
22:23:1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第一,把版本号从两位扩展到三位,细化了版本管理,这是为以后一系列动作打基础,大家立即就能感受到,的确清晰了很多,版本编号方式统一了,步调更一致了
22:23:21 dio
什马我记得做供应链金融,你们做的是哪块,应收账款,还是预付款,或者库存
22:24:04 孔晓光 丰瑞祥CTO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整个团队在维护的有几个版本?
22:24:0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第二,对外承诺项目排期时间,1类项目三天内,2类项目当天给排期,3类项目两天
22:25:10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这个承诺一出去,解决了业务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原来他们总觉得技术团队推诿,服务不到位,关注了一个月这个指标之后,极少有人再抱怨技术反应慢了
22:26:13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孔晓光-丰瑞祥-技术-北京?单一系统并行的主版本只有一个,补丁版本可能有好几个
22:26:38 郭芬-中央结算公司
[强]
22:27:4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敏捷实践,我们都是一个个加上去的,并非第一天就规范成这样。游击队没法一夜之间成为正规军。但是我们目标很一致,都知道未来我们要怎样管研发,逐步前进到那一点
22:28:22 孔晓光 丰瑞祥CTO
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即便再细小,也是正确的
22:28:5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例如,我们去年没有SOS会议,都靠pmo从中协调,今天开始每天都有SOS,pmo的事儿就轻松多了,沟通也更顺畅了
22:30:3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们现在还有非常多问题,因为招聘的太快,新人融入需要时间,同时,研发压力非常巨大,重压之下,动作变形很常见
22:31:40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我的理解是敏捷就是快速发现问题,并以流程式快速解决问题的过程,至于怎么做可以结合实际
22:31:57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不用过于形式
22:32:01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我并没有给研发提非常具体的流程改进目标,而是告诉他们自己把控节奏,研发团队自己的痛点,如果能够通过你的方法解决,大家看到效益,自然会积极采用
22:32:09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张泽雄-民生金服-研发-北京?是的
22:32:24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看通软件工程的本质很重要
22:32:57 汪晓明-什马金融-CTO
做法有很多,scrum只是其中一种,我的做法与经典scrum也未必全然相同
22:33:30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让团队自己解决,发挥团队积极性,这点我很赞同
22:34:04 张泽雄-民生金服 项目总监
殊途同归
23:51:19 李清华-随手记
@汪晓明-什马金融-上海?你们的团队分了几条线?产品与SM是谁负责驱动项目的,一般SM的职责由谁来承担